期刊简介

《中华胰腺病杂志》反映国内胰腺疾病研究成果,促进国内胰腺病的学术交流,传播国内外胰腺疾病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推动我国胰腺病学的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胰腺病学杂志;胰腺病学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胰腺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667/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67/R

邮发代号: 4-68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胰腺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胰腺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胰腺病学杂志;胰腺病学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5667/R
  • 国内刊号:11-566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胰腺病杂志2006年第4期文章
  • 以吉西他滨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病程短、进展快,治疗效果差,5年生存率不足5%[1].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约80%患者发病年龄在60~80岁之间.手术是目前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但胰腺癌发病隐匿,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就诊时多不能行根治性手术.因此,不能手术的老年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治疗仍是临床上面临的为棘手问题.本文回顾性分析42例老年晚期胰腺癌患者以吉西他滨(GEM)为基础的联合化疗的临......

    作者:景钊;邹长林;谢聪颖;张薛榜;南克俊 刊期: 2006- 04

  • 尿蛋白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

    急性胰腺炎(AP)可引起肾脏损害,它不但导致肾小球和肾小管受损,严重时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故又被称为胰性肾病.有报道显示,ARF发生率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可达23%,死亡率80%[1].本文随机选取我科2002~2004年间AP患者40例进行尿蛋白分析,检测尿中白蛋白、IgG、β2微球蛋白浓度,并测定相应的血肌酐浓度.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抒清;韩清锡;陈桧平;陈小微 刊期: 2006- 04

  • 31例特发性胰腺炎的内镜治疗

    特发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反复发作,而经B超、CT、ERCP及MRCP等影像学检查肝胆胰均无明显异常的一类胰腺炎.1996年2月~2003年11月,我们对31例特发性胰腺炎患者行十二指肠镜下乳头肌切开术(EST),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林恒;魏莉;姜慧卿;高永平;田慧 刊期: 2006- 04

  • 胰腺损伤24例诊治体会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加,胰腺损伤病例逐渐增多.由于胰腺位于腹膜后,故多伴有其他损伤,而胰腺损伤本身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早期诊断较困难,可造成延误治疗,手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现回顾性总结我院15年来收治的24例胰腺损伤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谈定武;李军 刊期: 2006- 04

  • 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评价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其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达20%~30%[1].因此,应用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特别重要.目前奥曲肽(善宁)治疗SAP,已在临床上逐渐推广应用,获得显著疗效.我院消化科于2001年7月~2005年7月,经确诊为SAP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奥曲肽的治疗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颜国栋;郭桂元 刊期: 2006- 04

  • 心脏骤停导致异常高淀粉酶血症二例分析

    临床上胰腺炎是引起高淀粉酶血症的常见原因,腹部非胰源性高淀粉酶血症及心脏手术后并发胰源性高淀粉酶血症时有报道,但心脏停跳产生高淀粉酶血症尚未见相关文献.现就2例心脏骤停救治存活后并胰淀粉酶异常增高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永生;李琳 刊期: 2006- 04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心肌损伤的研究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的急腹症,常并发胰外脏器损害,包括:心血管失代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消化道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胰性脑病,甚至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其中心脏损害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据报道,心血管失代偿是SAP时导致病死率高的并发症[1].近年来有关SAP并发心肌损伤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据此作一综述.......

    作者:夏亮;吕农华 刊期: 2006- 04

  • 趋化因子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急性胰腺炎(AP)的病理生理机制极为复杂,发病早期及病程中涉及许多因素[1-3].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腺泡细胞内胰蛋白酶原的异常激活是AP发生的早期事件,进而激活腺体中其他酶原形成瀑布式级联反应,终导致胰腺自身消化[4,5].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许多炎症细胞参与AP的发生、发展,前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chemokines)对局部组织和远处脏器的损伤起着重要的作用[6-8].前炎症因子(TNFα、I......

    作者:许春方;沈云志 刊期: 2006- 04

  • 急性胰腺炎相关的细胞因子和介质

    急性胰腺炎(AP)是胰酶消化自身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化学性炎症.......

    作者:郭利涛;潘承恩 刊期: 2006- 04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胃排空障碍

    胃排空障碍(delayedgastricemptying,DGE),又称胃瘫(gastroparesis),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各报道不同,在7%~41%之间[1-9](表1).但多数报道DGE位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首位,与其他并发症(胰瘘、出血、腹腔感染)相比,虽不会危及生命,但对于患者来说,却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医疗费用,加重了痛苦.......

    作者:朱怀宇;单毅;车旭;胡士杰 刊期: 200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