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胰腺病杂志》反映国内胰腺疾病研究成果,促进国内胰腺病的学术交流,传播国内外胰腺疾病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推动我国胰腺病学的发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胰腺病学杂志;胰腺病学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胰腺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667/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67/R
邮发代号: 4-68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胰腺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胰腺病学杂志;胰腺病学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5667/R
- 国内刊号:11-566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体会,以改进诊治方法.方法对110例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0例中83例确是胆源性胰腺炎,其中入院时胆道仍有梗阻者(梗阻型)34例,梗阻已解除者(非梗阻型)49例.其余27例不是胆源性胰腺炎,20例只是胆源性一过性胰高压,7例乃一般胰腺炎,发病与胆道无关.结论诊断胆源性胰腺炎要有根据,临床上不可凡遇胆道有结石,血或(和)尿淀粉酶升高就诊断为胆源性......
作者:周伟红;施维锦 刊期: 2002- 02
-
反义端粒酶寡核苷酸对胰腺癌细胞株生长的体外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反义端粒酶寡核苷酸片段对胰腺癌细胞株端粒酶活性及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人工合成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片段,电转移法将反义端粒酶序列导入胰腺癌细胞株Aspc-1、Bxpc-3中,RT-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Aspc-1、Bxpc-3细胞株的端粒酶活性分别由0.551±0.013、0.540±0.022降低至0.222±0.021、0.224±0.024......
作者:刘大川;李非;孙家邦 刊期: 2002- 02
-
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大鼠模型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病情严重度的关系.方法胰管内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建立SAP大鼠模型于制模后不同时间获取标本,检测模型大鼠血清中IL-2、IL-8、IL-10、TNF-α的浓度变化.淀粉酶测定采用碘比色法,细胞因子的测定采用ELISA法.结果制模后大鼠腹水量逐渐增多(由0至14.50ml),胰腺病......
作者:戚大川;汤耀卿;武钧;毛恩强;张圣道 刊期: 2002- 02
-
特异性PCR法检测胰腺癌p16基因甲基化改变
目的探讨胰腺癌p16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改变的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进行甲基化检测.结果14/36例胰腺癌标本的p16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检测到甲基化,甲基化频率为38.9%,5例癌旁组织、1例正常胰腺组织、7例慢性胰腺炎及2例胰腺粘液性囊腺瘤未发现相应区域的甲基化.结论p16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是胰腺癌p16基因失活的机制之一,是胰腺癌......
作者:刘枫;李兆申;许国铭;任玥欣;周国雄;屠振兴 刊期: 2002- 02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诊治的探讨(附11例报告)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1例SAP并发P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共11例,占同期SAP的13.8%(11/80);男性5例,女性6例;手术8例,非手术保守治疗3例;急性期PE7例,迟发性PE4例;死亡4例,存活7例,其中治愈3例,好转4例.结论本病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及排除性诊断.治疗除手术、抑制胰酶分泌、抗感染、支持疗法外,辅以强有力的脱水剂、中枢......
作者:卢星榕;黄鹤光;陈大良 刊期: 2002- 02
-
动脉灌注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健择)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例胰腺癌病人采用吉西他滨动脉灌注结合静脉化疗,并与9例采用5-氟尿嘧啶(1000mg)、阿霉素(40~50mg)、卡铂(200mg)经胰十二指肠动脉灌注治疗的胰腺癌病人为对照,对病人的疾病相关症状改善、疗效和毒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吉西他滨组治疗后疼痛改善率为75%,对照组疼痛改善率为44.4%,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Ka......
作者:张文俊;李兆申;邹晓平;方裕强;邹多武;叶萍 刊期: 2002- 02
-
胆石性胰腺炎的实验室诊断
目的验证生化检测在胆石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总结北京协和医院1993年1月~1999年12月18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将性别,年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血淀粉酶作为研究变量,数据输入SPSS软件包进行χ2检验,ROC曲线分析.结果当女性,年龄≥50岁,ALT≥100U/L,TBIL≥2.3mg/dl时,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ALT≥100U/L......
作者:戴梦华;赵玉沛 刊期: 2002- 02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5年来实施的5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并发症.方法应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癌患者50例.结果全组围手术期死亡率0%,并发症发生率26%(13/50),并发症中以切口感染发生率高10%(5/50),严重并发症为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结论虽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然较高,如对解剖结构熟悉,提高手术技巧及熟练程度,应用胰腺导管引流、T......
作者:张春立;王毅军;杜智 刊期: 2002- 02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口瘘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胰肠吻合口瘘病例以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对1986年1月~2001年6月6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中,发生胰肠吻合口瘘9例,发生率14.5%,其中1986年1月~1991年12月发生胰肠吻合口瘘5例,发生率62.5%(5/8);1992年1月~2001年6月发生胰肠吻合口瘘4例,发生率7.4%(4/54).围手术期死亡2例,死亡率3.2%......
作者:黄侠;施俭;高卫陈;施兆发 刊期: 2002- 02
-
胰腺癌抑制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及质量分析
目的构建人胰腺癌抑制消减cDNA文库.方法从来源于同一标本的胰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分离poly(A)+RNA,经反转录后,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方法,通过两轮杂交和两次抑制PCR构建了两种组织间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消减文库.结果挑取500个克隆进行PCR扩增检测是否有插入片段,结果显示其中457个克隆有插入片段,片段大小范围为250~750pb.结论应用消减杂交的方法,再经适当的改进,在去除相......
作者:郭树彬;伍东升;陆星华;钱家鸣 刊期: 2002- 02
动态资讯
- 1 胰腺癌组织Skp2与C-myc的表达及意义
- 2 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法的探索
- 3 胰腺癌干细胞研究进展
- 4 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 5 ADCtot值对射波刀联合替吉奥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期的预测价值
- 6 三维适形放疗辅助外科减黄手术治疗进展期胰头癌
- 7 沙利度胺治疗裸鼠胰腺癌皮下移植瘤的疗效观察
- 8 善宁与加贝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 9 血管病变误诊为急性胰腺炎二例
- 10 八面蒙脱石联合莫沙必利灌胃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回肠NF-κB活化的影响
- 11 急性胰腺炎内质网应激反应机制研究进展
- 12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研究进展
- 13 ARHI基因转染胰腺癌PANC1细胞后对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14 急性胰腺炎大鼠血和组织中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
- 15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过程中bcl-2/bax和p53表达的变化
- 16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 17 沉默SIRT1基因表达对胰腺癌细胞PANC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18 急性胰腺炎局部并发症定义及治疗的演变
- 19 氯丙嗪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
- 20 胰肠吻合口支撑管使用方式的早期临床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