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胰腺病杂志》反映国内胰腺疾病研究成果,促进国内胰腺病的学术交流,传播国内外胰腺疾病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推动我国胰腺病学的发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胰腺病学杂志;胰腺病学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胰腺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667/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67/R
邮发代号: 4-68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胰腺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胰腺病学杂志;胰腺病学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5667/R
- 国内刊号:11-566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联合门静脉/上肠系膜静脉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
由于临床上诊断的胰头癌多为进展期癌,且肿瘤又极易侵及周围血管,因而手术切除率低,仅20%左右.1973年Fortner提出区域性胰腺切除术后,合并血管切除成功的报告逐渐增多,胰头癌手术切除率明显提高达46%[1-2].但联合血管切除无形中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为此,本研究探讨联合门静脉/上肠系膜静脉(PV/SMV)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给患者带来的风险和益处.......
作者:徐宪辉;邵卓;马洪运;金钢;胡先贵 刊期: 2012- 03
-
PPARγ激动剂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p38MAPK活化的影响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在炎症反应中通过调节炎症因子表达起重要作用[1].我们前期研究发现,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s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有抑制作用.本研究探讨p38MAPK在AN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吡格列酮对p38MAPK的影响,进一步......
作者:李清华;徐萍;王静;姜景平;陈令全 刊期: 2012- 03
-
高龄患者ERCP诊疗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分析
治疗性ERCP具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等优点,作为一种微创性治疗方法对胆胰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1].由于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胆胰疾病老年患者越来越多.因老年患者多有伴发症,治疗性ERCP能否在高龄患者中推广困扰着临床医师[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82例高龄患者治疗性ERCP资料,旨在探讨其在治疗高龄患者胆胰疾病中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
作者:赖永威;黄建伟 刊期: 2012- 03
-
稳定高表达p75NGFR的胰腺原位荷瘤裸鼠模型的建立
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筛查和早期诊断方法,确诊时80%的胰腺癌患者已出现转移,错过了手术机会[1-3],临床上很难获得新鲜的、不同时期的组织标本,更不可能在临床上观察胰腺癌进展过程[4].因此,建立理想的胰腺癌动物模型,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胰腺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提供动物实验平台.......
作者:王炜;陈晓东;朱明华;郑建明;陈颖 刊期: 2012- 03
-
完全性背侧胰腺发育不全二例影像学表现
胰腺先天发育畸形临床并不少见,例如环状胰腺、异位胰腺和胰腺分裂等.其中胰腺分裂是常见的一种发育畸形,在尸检中检出率高达14%[1].而背侧胰腺发育不全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胰腺发育畸形,其特点为胰腺的体尾部未发育或发育不全.本文报告2例完全性背侧胰腺发育不全病例的CT及MRCP表现,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作者:鄂林宁;李健丁;吴山 刊期: 2012- 03
-
胰腺外伤30例的手术时机与方式分析
近年来,胰腺外伤发生率不断增加,虽然对胰腺外伤的诊疗有很大进步,但对不同程度的胰腺损伤或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的治疗及手术时机、术式还存在争论.笔者对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0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胰腺外伤的手术时机和术式选择进行探讨.......
作者:付海峰;吴汉青;贺德华;许安荣;张华;李桂中 刊期: 2012- 03
-
完全腹腔镜下胰腺远端切除九例临床分析
在胰腺远端,脾动静脉位于胰腺与Tweitz筋膜之间,与胰腺有广泛的侧支循环相通.腹腔镜胰体尾切除,保留脾脏与切除脾脏操作的手术间隙不同.切除脾脏可以在Tweitz筋膜下方游离,不涉及脾动静脉进入胰腺的细小分支,手术相对简单;保留脾脏则在胰腺与Tweitz筋膜间隙游离,需要离断脾动静脉进入胰腺的所有分支,手术操作复杂.本研究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胰腺远端切除的疗效.......
作者:刘亚辉;王英超;王广义 刊期: 2012- 03
-
内皮分化基因受体介导溶血磷脂酸在人胰腺癌的作用及其机制
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acid,LPA)是一种对多种细胞具有不同生物学活性作用的磷脂介质,在组织中广泛存在.LPA通过特定的细胞表面G蛋白耦合受体与细胞相互作用产生生物学效应.该LPA受体被命名为内皮分化基因受体Edg/LPA.在多种人恶性肿瘤中,存在一种叫做自体素/溶血样磷脂(autotaxin/Lyso-PLD)的代谢酶,是LPA合成的关键酶.LPA通过Edg/LPA受体......
作者:陶晨洁;吕广梅;龚涌灵 刊期: 2012- 03
-
胰腺结石成分与形成机制研究现状
胰腺结石是慢性胰腺炎(chronicpancreatitis,CP)特征性病理改变,90%的CP患者在病程中伴有胰腺结石[1].对结石化学成分和形成机制深入研究,可望为胰腺结石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一、胰腺结石化学成分分析1.元素分析:构成胰腺结石的主要化学元素为钙,占90%以上,此外还含有磷、硫、钾以及铁、铬、镍等元素.Pitchumoni等[2]通过直流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DCP)发现胰腺......
作者:叶博;胡良皞;廖专;李兆申 刊期: 2012- 03
-
沟槽状胰腺炎研究进展
沟槽状胰腺炎(groovepancreatitis,G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是由于病变累及沟槽状区域(即胰头、十二指肠及胆总管下段之间的解剖学区域)所导致的一种节段性的慢性胰腺炎.1973年德国学者Becker首次使用德语描述了这种沟槽状区域胰腺炎[1],1982年Stolte等[2]将其译为groovepancreatitis,并描述了其节段分布的特征.由于该病较罕见,其发病率尚不明确......
作者:郭妍;吴伟;刘岩;湛先保;李兆申 刊期: 2012- 03
动态资讯
- 1 腹腔灌洗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中的作用——附104例随机对照研究
- 2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的实验研究
- 3 CD44v6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4 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肠黏膜屏障保护作用的研究
- 5 免疫磁珠联合定量PCR检测胰腺癌患者冷冻前后循环肿瘤细胞的变化
- 6 慢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
- 7 快速尿胰蛋白酶原-2检测筛选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评估
- 8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分子特征和病理机制
- 9 急性胰腺炎的实验诊断
- 10 Twist基因在胰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 11 胰腺癌的微创消融治疗进展
- 12 BISAP评分评估急性胰腺炎预后的临床研究
- 13 2009年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 14 芸香苷抗实验性急性胰腺炎作用及机制
- 15 NBD多肽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影响
- 16 连接黏附分子C单抗对小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17 迟发性胰性脑病一例
- 18 胰腺结核一例报告及文献分析
- 19 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急性胰腺炎15例临床分析
- 20 胰腺癌组织中p21ras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