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胰腺病杂志》反映国内胰腺疾病研究成果,促进国内胰腺病的学术交流,传播国内外胰腺疾病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推动我国胰腺病学的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胰腺病学杂志;胰腺病学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胰腺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667/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67/R

邮发代号: 4-68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胰腺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胰腺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胰腺病学杂志;胰腺病学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5667/R
  • 国内刊号:11-566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胰腺病杂志2016年第4期文章
  • 针形刀预切开术联合胰管导丝占据法对插管困难的十二指肠小乳头行ERCP治疗

    成功插管是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的关键,但因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小乳头、胆管狭窄等原因,部分患者常规插管无法成功.尤其对于十二指肠小乳头需行ERCP的患者,如果常规插管困难,可采用特殊的辅助插管方式,如经胰管预切开术、胰管导丝或支架占据法、针形刀预切开术等,但因为乳头可操作余地较小,成功率较低,并发症发生率高.本研究采用胰管导丝占据联合针形刀预切开术对插管困难的十二指肠小乳头患者行ERC......

    作者:邵东;庄耘;杨璟;徐馥;杨莉君;陈建平 刊期: 2016- 04

  • CRP检测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坏死程度的评估价值

    急性胰腺炎(AP)作为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自身分泌的胰酶所消化引起的局部炎症[1].根据我国制定的AP诊断和分类标准[2]分为轻症AP(MAP)、中度重症AP(MSAP)和重症胰腺炎(SAP)3类.SAP具有发病迅速、病情危重并可造成胰腺坏死及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3].因此,如何准确判断AP的严重病情,并对此采取及时的措施是治疗的重点.C-反应蛋白(C-r......

    作者:段玲 刊期: 2016- 04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与护理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急,进展凶险,可引起一个或多个器官功能障碍,病死率高[1].胃肠功能障碍是SAP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胃肠动力障碍及胃肠黏膜屏障功能损害.研究表明[2]胃肠动力障碍早期表现为胃排空减慢、十二指肠运动迟缓和麻痹性肠梗阻等.胃肠功能障碍治疗的效果直接影响SAP的发展及转归.Wilmore等[3]提出“肠道是外科应激的中心器官”观点,认为胃肠功能障碍是MODS的始发因素,早期干预......

    作者:李建萍;周璇;陈翠 刊期: 2016- 04

  • 胰管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术临床应用进展

    慢性胰腺炎(CP)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胰腺实质进行性纤维化,导致胰腺组织结构和功能不可逆损害的疾病.其临床表现是反复发作的腹痛伴不同程度的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减退.胰管结石是CP病程中常见的病理现象,发生率高达90%[1],结石可导致胰管梗阻,胰腺实质高压和局部缺血,诱发腹痛频发并加快胰腺功能衰退,因此,祛除胰管结石是缓解CP症状的重要环节.对于单纯的体积较小的胰管结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

    作者:王丹;胡良皞;李兆申 刊期: 2016- 04

  • 急性胰腺炎细菌易位的机制及防治

    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的急腹症,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死亡率高达30%[1],其高死亡率主要和并发感染有关.感染是AP发生、发展及转归中一个重要的中心环节,可由轻症发展至重症,甚至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肠道的细菌易位被认为是AP并发感染的主要原因,现就AP时肠道细菌易位机制及防治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牛晓蕾;冯志杰;岳鑫彦 刊期: 2016- 04

  • TGF-β/Smad信号通路与JAK/STAT信号通路及其“串话”在胰腺纤维化中的作用

    胰腺纤维化发生的物质基础是细胞外基质(ECM)生成增多和降解相对减少,两者失去动态平衡,造成ECM的沉积[1].而胰腺星状细胞(PSC)是造成ECM沉积的核心细胞.PSC定位于胰腺小叶间和腺泡区域,生理状态下呈静止状态,受致病因子刺激后可被激活[2].激活后的PSC具有高度增殖能力,并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合成和分泌大量Ⅰ型、Ⅲ型胶原等多种ECM成分,造成胰腺纤维化[3].在胰腺纤......

    作者:王亚丽;陈凯;向晓辉;卢美丽;宗林飞;夏时海 刊期: 2016- 04

  • 急性胰腺炎局部并发症定义及治疗的演变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急腹症,我国总体病死率4.6%,重症患者病死率可高达15.6%~30%[1].AP患者的临床经过有两个死亡高峰[2],除早期全身器官衰竭所致的死亡高峰外,在病程晚期(发病2周后)胰腺及胰周的局部并发症逐渐显现,部分患者可继发感染导致病情二次加重,此为AP患者死亡的第2个高峰.文献报道胰腺坏死及其继发的并发症占AP患者死亡病因的70%~86%[3].故AP局部并发症对预后......

    作者:金梦;钱家鸣;芦波;张慧敏;吴东;杨红 刊期: 2016- 04

  • 胰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伴有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一例

    患者女性,46岁.因常规体检时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而入院.既往体健,体检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CA19-95.1U/L,CEA0.86μg/L,其余血生物化学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腹部CT示胃和胰腺之间有约18mm×40mm大小的混合密度肿块,肿块偏右侧为实性,可见强化,偏左侧见圆形低密度区,直径约18mm,未见强化(图1).内镜超声见胰腺体部一无回声囊性肿块,约19.3mm×23.6mm,囊的一......

    作者:赵建国;王震侠;孟兴凯;赵海平;阿斯楞 刊期: 2016- 04